盛衰的关键:他的那些观点振聋发聩

盛衰的关键:他的那些观点振聋发聩

莫言 财经记者报道

▲杨小凯 作为一名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级别的大师,杨小凯提出的种种观点,并没有因为他的英年早逝而被历史湮没,相反,这些观点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当时,绝大多数经济学都相信“后发优势”理论:落后国家即便不改革政治制度,单纯依靠学习先进科技,也可以达到现代化。但杨小凯发现,所谓“后发优势”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很多现象:拉美国家在独立后,一直在借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为什么经济却普遍走向衰败?如果“后发优势”真的成立,为何洋务运动无法挽回清王朝的崩溃?杨小凯抛开主流观点,借用沃森“对后发者的诅咒”,重新分析了落后国家的转型历史。为什么叫“诅咒”?因为落后国家模仿先进国家的空间很大,他们往往先选择更容易模仿的技术,而制度改革因为触犯既得利益,所以十分艰难。这种做法或许在短期内会带来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必然埋下重大隐患。

一 · 『法国因财政困难加税,导致革命爆发』

1. 十八世纪,英法两国的税率相差是非常大的。由于英国是民主国家,税法很公平,人人都要交税,英国政府才有财力搞公共事业。相比法国,税率很低,但非常不公平,贵族教士阶层几乎不用交税,所以法国政府财政困难,当一意孤行要提高税率的时候,大革命爆发了,法国从此陷入万丈深渊。 英国议会的预算辩论会

2. 现代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民主制度,而是一种共和的制度。共和制度的精髓便在于,既能防范独裁者,又能防范多数人的暴政。比如美国参议院不管各个州的大小和人数多少都是一州两票,所以可以作为少数对抗多数的一个机制。

3. 革命容易产生暴君,暴君又产生革命,这是很糟糕的事情。而共和强调权力制衡,任何一极都不能压迫另一极,所以就形成了利益制衡。因此共和与民主的关系是很紧张的。

· 二 · 『苏联是“后发劣势”的典型』

1. 在不改革制度的前提下,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只会助长政府的机会主义;政府和官办企业利用特权,与民争利,损害社会利益。最后,非但私人企业无法发展、政府和官办企业贪污腐败横行,国家的整体活力也必然被蚕食!在这种制度下,官办企业效率越高,越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

2. 当年的苏联只模仿西方的技术,不模仿制度,最终,它彻底崩溃了。苏联时代让俄国人民为此付出极高代价。不但长期经济发展受损,很多人更因此被迫害至死。这是一个后发劣势的例子。 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所有政策都不符合效率和民主,贪婪的特权阶层大发横财……苏联是被人民抛弃的……”

· 三 · 『地大物博的南美洲,为何一直落后?』

1. 南美洲的资源很丰富,但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北美洲相对南美资源贫乏,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拉美军政府的政治垄断。这种政治垄断产生了低效率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并反过来进一步导致了市场容量的狭小和生产力的低下。最终造成了南美的落后。 委内瑞拉经济崩溃后的景象

2. 从政治体制的角度来看,北美地区各个国家中地方权力都很大,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国家机会主义无法生根;而南美洲只是把地方看作一个个税源,地方自治性很弱,中央集权机比较强大,从而导致了政府对市场的强力干预,国家机会主义横行。

3. 从文化的角度看,北美是一个新教国家,南美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同。天主教及与此对应的普通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负面的,而基督教及与此对应的大陆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

· 四 ·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洋务运动以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模式,通过模仿西方技术,建立了一批先进企业。这种模式当时的确曾让中国成为亚洲强国,但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1. 在中国历史上,晚清的洋务运动失败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它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它是在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没有司法独立和保护私人企业的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2. 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这种方法使得政府垄断工业的利益与其作为独立第三方发挥仲裁作用的地位相冲突,使其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因此利用其裁判的权力,追求其球员的利益。

3. 洋务运动的特点不但是官方对大工业的垄断,也表现为亦官亦商,官商勾结。商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与官府搞好关系和得到庇护。胡雪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杨小凯在台湾、美国等地考察大量晚清企业史档案后,得出结论:在不改革制度的前提下,技术带来的经济发展,只会助长政府的机会主义;政府和官办企业利用特权,与民争利,损害社会利益。最后,非但私人企业无法发展、政府和官办企业贪污腐败横行,国家的整体活力也必然被蚕食!在这种制度下,官办企业效率越高,越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

· 五 · 『日本崛起的真正原因』 杨小凯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政府的权力被限制住之后,经济才可能真正地健康发展,英国及日本都是典型的正面案例。二战后,美军为日本起草了一部限政主义宪法,其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及“专利保护”的原则,成为日本成功的秩序基石。(参阅《现代日本史》)

1.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不但在宪法中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并且全面模仿英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除了在人民不知企业为何物时,办过几个模范工厂外,基本上不办国营企业。因此政府可以实行公平司法,执法的第三者仲裁功能,私人企业得以蓬勃发展起来。

2. 加上日本模仿专利法,公司法,使得私人企业可以利用剩余权保护推广西方专利的收益,所以西方的技术得以广泛在日本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开始利用专利制度大量发明创造新技术,这使成功技术通过私人企业的剩余权,经由购买专利的公司很快变成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3. 杨小凯说:“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说明,要获得后发优势,一定要先做个学习成功制度的好学生,在考试未及格前,一个坏学生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振聋发聩的忠告,有多少人还记得,又有多少人真正重视!?今天的中国,既没有宪政来限制政府权力,尤其是最高领导人的权力,没有言论自由来监督各级官员,又没有法治体系限制流氓无产者的暴动。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官办经济横行无忌,与民争利,大肆抄袭剽窃国内外私人企业的专利和发明,非但私人企业无法发展,政府和官办企业也是腐败盛行,财富和资源被集中到少数有权势的家庭手中,没有背景和关系的人才极难有出头之日,国家的整体活力必然被消磨怠尽。这种政治垄断产生低效率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并反过来进一步导致市场容量的狭小和生产力的低下,让中国陷入拉美式的落后。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最终结局。 所谓的中国梦仅仅只能是个梦!